研究发现七小时睡眠和吃饭八分饱更利于长寿,如何看待这一结论?还有哪些习惯利于养生?

 助眠资讯 2024-04-12 转载 

回答作者:一两风呀

七小时睡眠相对来说太准确了。因人而异。

对于婴幼儿来说,孩子们睡的多,一天当中分多个时间段,可以睡16~20小时

儿童和青少年也正是长身体,消耗快的年纪。需要8~12小时

成年人因为工作 家庭孩子,相对睡的少了些,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肺的情况下,一般需要7~9小时

老年人相对来说真的是睡得少了。晚上睡不了几个小时,自己就醒了。老人的身体功能下降,一般6~8个小时。

这个当然还得是根据个人情况具体来说,如果一个人每天感觉疲劳、困倦,或者睡眠时间过长、过短,就需要适当调整睡眠时间,以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的良好。

就像我个人来说,成年人我每天差不多睡6~7个小时,再睡也睡不着了

回答作者:灵魂世界

谢邀,研究里面的适度可以理解为平衡,包含但不限于物质与心理的平衡

物质方面,比如饮食,吃的过少不能满足工作生活的需求强度,吃的过多超过了身体代谢的能力;心理方面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,鹪鹩巢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

哪些习惯利于养生,试试站桩吧

我每天站桩15分钟能有作用吗?

回答作者:营养师Bruce

7小时睡眠和吃饭八分饱,更利于长寿,这些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证实,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主流的健康理念。

那么为什么七小时睡眠和吃饭八分饱更利于长寿,这涉及到我们身体的生理机制和健康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。

首先看到7小时睡眠的益处

(1)身体修复与恢复:睡眠期间,我们的身体会进行细胞修复,分泌生长激素,这对于维持肌肉组织和其他关键组织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
(2)认知功能和情绪调节:适量的睡眠对于大脑功能至关重要,包括记忆巩固、情绪稳定及决策能力。

(3)避免过度睡眠的负面影响:研究表明,长时间睡眠(通常超过8小时)可能与慢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,如心脏病、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。

其次看到吃饭八分饱的益处

吃到八分饱意味着避免过度饱腹,具体好处包括:

(1)增加寿命:研究表明,轻度的热量限制(不至于营养不良)可以延长生命并降低慢性病发病率。

(2)提高新陈代谢效率:不完全填满胃可以让消化系统更有效地工作,减少消化负担,从而促进更高效的能量使用。

(3)激活保护性生理途径:适度的饮食限制被发现可以激活多种保护性生理途径,如提高细胞对压力的抵抗力,减少炎症。

实用建议

当然值得注意的是,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都不相同,因此这些一般性建议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度调整。例如,一些人可能因为遗传、健康状况或生活习惯的不同,需要更长或更短的睡眠时间,或者在饮食方面有特殊的需求。

日常可以

**定期监测睡眠质量**:使用睡眠追踪器或日记来监控自己的睡眠模式,确保睡眠质量和时长的最优化。

- **适量饮食**:采用小份餐食法,避免大量进食导致的消化系统负担。注意观察饱腹感,学会在达到七至八分饱时停止进食。


除了均衡的饮食、科学运动、适当的压力管理,以下是一些可能被忽视,但实际上对维持良好身体和心理状态非常有帮助的习惯:

1. 适当的日照,减少蓝光暴露

适当的日照可以帮助调节生物钟,改善睡眠质量,同时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,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。

然而,在晚上,减少蓝光(来自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光)的暴露可以帮助避免睡眠周期被打乱。

2. 自然接触

与自然环境的互动,如在公园散步、园艺或仅是在户外花几分钟时间,可以减轻压力、改善心情,甚至提升认知功能。

3. 适当断食

间歇性断食不仅能够帮助体重管理,还有助于改善血糖调节、降低炎症水平和增强心脏健康。

这种饮食模式强调在特定的时间窗口内进食,其余时间则避免摄入任何卡路里。

4. 定期进行认知活动

如阅读、解谜或学习新技能,可以帮助保持大脑健康,降低认知退化的风险。

5. 呼吸练习

深呼吸练习,特别是那些增强膈肌运动的练习,可以改善身体的氧气利用率,减少压力和焦虑。例如,4-7-8呼吸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技巧。

6. 站立和活动提醒

对于长时间坐着的人来说,设置定时提醒进行简短的站立或活动,可以减少长期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。

将这些细节性的习惯融入日常生活,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,但一旦形成,它们就会成为推动我们向更健康生活方式迈进的强大力量。

版权声明:转载 · 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52592032
转载请注明:研究发现七小时睡眠和吃饭八分饱更利于长寿,如何看待这一结论?还有哪些习惯利于养生? - 助眠资讯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者转载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deadnnc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